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年03月05日 09:57

 

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文件

校党发〔2018〕9号

  

关于印发《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学校同意,现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

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

  2018 年5月8日

中共湖南理工学院委员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177号)要,提高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结合学校实际,就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十三五”时期“创大、申博”办学目标的需要。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形成了许多成功做法,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呈现出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为保证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2.充分认识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当前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政治工作、重科研轻课堂教学的现象,学术评价导向存在一定偏差;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党支部活力不足,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衰减现象;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具体诉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互联网载体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合力度不够,等等。这些情况表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十分紧迫,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付。要充分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履行好高校办学育人的职责使命。

二、深刻把握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阵地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体的基本道德规范,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旗帜鲜明地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为推动学校建设与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1)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牢牢掌握党对学校的领导权。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5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工作优势,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5.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规范并创新二级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方式。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班,对中层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师进行轮训。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理论学习“个十百千工程”, 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坚定“四个自信”。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建设成果,积极争创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深入开展师德十佳、共产党员标兵、共产党员示范岗、最美理工、十佳大学生等评选表彰巡讲活动,大力推进党建“先锋工程”,选树学校先进典型人物,讲好理工故事,传播理工声音。积极推荐师生参评“湖南好人”和“道德模范”,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校章程宣传,推动法治校园建设,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提高学校依法办学能力与水平。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升师生道德素养。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辨析引导,在释疑解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旗帜鲜明抵制错误观点和思潮。

7.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开展弘扬大学精神,“传校训、唱校歌、讲校史”等活动,提炼并总结学校精神,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创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相关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家国情怀”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颁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纲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师生特点、具有学校特色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深入开展高雅艺术、优秀影视作品、优秀剧目进校园活动,开展校园艺术节、社团文化节、“阳光体育”、艺术展演等活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8.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注重以问题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倡导集体备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规范实践教学,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培训。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丰富特聘教授资源库,聘任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研究人员等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学院党总支(二级党委)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一次思想政治教育课。

9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教社科20171号)要求,进一步建强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坚持开放办院方针,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总体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探索与属地党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制,打造师资、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出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成果。

10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四个学科方向,开展系列研究。深入研究湘鄂赣边红色文化和岳阳精神研究,持续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式发展。全面落实高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进行导向和质量把关的责任,积极实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教材目录制度,规范教材使用,严格自编教材管理。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四、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

11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以推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规范开设各类人文素质课程,形成优良的课堂教学秩序,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注重专业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做好教学督导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坚决杜绝教育教学活动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进一步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突出体现对教师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考核与评价,完善对教师教案设计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评价、规范与引导机制。

12加强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读书会、学术沙龙、文艺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组织宗教活动。着力建设好校园网、新闻网和各二级网站,加强对校报、画报、校内广播电视和各类出版物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落实校园网络使用实名登记制度和用网责任制度,加强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和舆情监控,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社团管理,强化直接引导、服务和联系,将思想政治引领贯彻到各项工作和活动中。

五、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

13.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要求,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和弘扬学校优秀的教学传统和治校理念,选树“师德十佳”,宣传师德典型,引导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践行者。强化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注重老教师的传帮带,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切实解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富有进取精神的管理队伍。加强后勤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他们热爱本职工作,端正服务态度,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完善的后勤服务,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熟练、文明服务的后勤服务人员队伍。适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

14.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入口关,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在职等校内外多样化培训考核。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体系,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首要标准,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上。完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高校师德建设“七条红线”为底线,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规范要求融入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评审等评聘和考核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

15.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加强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力量,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努力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每个学院党总支(二级党委)配备一名组织员,总体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明确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须有至少一年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引导优秀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建立分工协作、重点突出、合力推进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实施机关干部担任班导师、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等全员育人制度,选聘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老教师、先进典型等从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或党务工作。

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16.贴近师生实际开展工作。坚持落实“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听课周”等制度,建立健全校领导、院领导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利用书记校长信箱、群团组织、舆情分析等渠道,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意见建议。持续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实施学风建设“一学院一品牌”计划,建设独具特色的优良学风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业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体系,开展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加强诚信励志教育。发扬全员育人优良传统,根据时代特点深化拓展内涵,构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相统一”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志存高远、争创一流。关心青年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积极帮助其解决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做好党外人士工作,加强思想引领和团结教育,促进他们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心认同。进一步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17.扎实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理论学习园地、思政专栏等主题教育网站和微信、微博、客户端及“易班”建设,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定制一批适应自媒体手段的教育资源,嵌入一批学生喜闻乐见的及时交互教育资源。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校园网评员队伍、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支持鼓励青年教师、管理干部通过微博、微信、个人专栏等撰写发表思政教育引导类文章,打造一批网络思政名篇、名栏、名师,支持鼓励学生利用所知所学,正面发声、理性思辨,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

18.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系统构建学校实践育人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内与课外的实践育人教育教学活动。科学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实施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引导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做好学生军事训练,推进国防教育工作。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科研活动等广泛征集社会调研课题,开辟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实习实训岗位,构建全链条的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课程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广泛开展精准扶贫、科普、社区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建设“互联网+志愿者”模式,建立一批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完善志愿服务考核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把志愿服务纳入学分。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实践育人平台,结合学校特点构建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创客空间,推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推广。

19.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构建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夯实组织基础,改革机构设置,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社团成立登记、活动审批和年度考核制度,配备专门指导教师,规范管理,促进有序发展。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20.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强化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对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牢牢掌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坚持党风校风学风一起抓,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校规校纪,强化对干部选拔、招生录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采购招标等环节的监督,严格规范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学校党委会每学期听取一次师生思想状况汇报,并专题研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工作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1.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党总支(二级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政治关。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好、在师生中有威望的要求,选配好书记和院长。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本单位的重要事项,把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抓好党建“强基工程”,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教研室主任兼任。注重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制度为抓手,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党员、干部每年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定期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提高支部建设水平。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日常监督,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抓好党建“牵手工程”,推动机关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一对一牵手结对帮扶出实效。

22.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大思政”工作机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工作合力,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和谈心活动,切实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力争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校每学期要分别召开教职工和学生座谈会,了解教职工和学生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回应广大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到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研究生导师培养,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2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督促检查。各单位、党总支(二级党委)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做好任务分解,细化实施细则,明确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工作举措,改进工作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工作抓手,积极鼓励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师生创新形式和载体,上下互动、分类指导、分层实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各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党务部门要把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作为对各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跟踪检查,推进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统筹协调推进,严肃追责问责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4.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党群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推进有充足经费,为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学校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现代化,保证各项工作和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